​AG(中国真人)有限公司

劳力士暴跌:中产保值神话破灭投资风向标何去何从?-AG(中国真人)有限公司
劳力士暴跌:中产保值神话破灭投资风向标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5-04-19 00:20:00    浏览::

  

劳力士暴跌:中产保值神话破灭投资风向标何去何从?

  在当下社会,如何让资产保值增值,成为无数中产家庭的普遍焦虑。资深中产阶层往往会在理财体系中配置一系列不同资产,希望能在保值的基础上跑赢通胀。通常来说,这套理财体系里总少不了两个硬通货:黄金和劳力士。然而,在不确定的时代背景下,没有什么是永远保值的。当金价还在一路高歌猛进时,长期稳坐“保值神话”头把交椅的劳力士,却开始摇摇欲坠。

  二手劳力士的价格正在持续下跌。以超级热门的“迪通拿系列”为例,“绿金迪”巅峰时期在二级市场的售价高达120万元,如今已跌至41万左右;“熊猫迪”从40万元跌到19万元;“五珠链红蓝圈”从24万元跌至不到14万元。有些款式甚至已经跌破了公价。例如,“永恒玫瑰金”的公价近27万元,现在的二手市场价却只剩下18万元左右,足足跌了33.3%。这一跌幅甚至超过了同期北京二手房市场的价格下降幅度。

  从2022年3月份的巅峰时期至今,劳力士二手市场价格指数下降了近33%,创下四年来的新低。尽管年初劳力士依照惯例涨价,试图延续价格上扬的调性,但二手价的下跌还是动摇了它的保值神话。如今走进劳力士专柜,买表也比以往轻松很多。往年想要预约购买一只劳力士,等货时间需要以年为单位。有人为了买到热门款的黑圈迪通拿,预约排队整整等了三年才能拿到货。彼时劳力士的专柜经常闹表荒,很多款式旁边不得不贴上“仅供展览”的标签。整个专柜逛下来,感觉不像是来买表,倒像是去逛艺术展。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有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去劳力士专柜不仅不用排队,也不用配货。而是直接就能买到现货。劳力士全球不少门店内,那些“仅供展览”的标签,也已撤下。销售遇冷的,也不止劳力士一家。二手价下跌的风,早就吹遍了名表市场。江诗丹顿、伯爵、百达翡丽的市场指数跌幅,均超过了劳力士。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数据表明,2024年瑞士钟表出口数量下降14.5%,全年表现欠佳。价格在3,000瑞士法郎(约合24000元)以上的手表,出口额同比减少5%。出口下降,甚至导致上游供应商陷入困境。去年8月,瑞士制表业扎堆的汝拉州政府,就收到约40家公司的求助。这些公司提出让员工缩短工时,从政府领取补偿金,以此避免裁员。

  人们买名表,不仅仅是为了消费,更是把它们当作一种投资手段。电影《孤注一掷》里,诈骗集团头目陆经理手上就常戴着一块劳力士绿金迪,在被警方围剿时,他把这块表塞入女儿的书包,给女儿提供了一条后路。早年的《古惑仔》系列,山鸡因在香港惹上麻烦被迫跑路去台湾,陈浩南送给他一块劳力士金表。后来这块表当回的5万块钱成为山鸡在台湾发展的启动资金。在影视化解读中,劳力士是随时能够变现的财富保障。

  现实中,劳力士的投资价值也同样令人瞩目。2011年的时候,劳力士二手表平均价格还不到5000美元。到了2021年底,价格近乎翻了三倍。而疫情后的两年,受停工影响,涨幅更是超过2011到2016年五年的总涨幅,投资回报率十分惊人。就像有人凭借炒房完成阶层跃升一样,也有人在炒表热潮中实现暴富。

  然而,任何商品一旦金融属性过强,就容易引发震荡。劳力士在造富一批人的同时,也会导致一些人血本无归。据@棱镜报道,2022年底,一位资深的高端二手腕表卖家以385万元的高价回收了一只爱彼皇家橡树系列26585。然而几个月过去,这只表一直没能卖出去,到了2023年7月,他不得不以235万元的价格将其出手。一买一卖,直接亏损150万元,相当于跌掉一台保时捷。类似的情况仍在发生,香港一位炒家以每只亏损20万港币的价格一次性抛售六只同款劳力士,总共亏损120万。AG真人官方入口

  全球经济形势波动、奢侈品消费意愿减弱,是需求萎缩的主因。可就在名表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劳力士却在逆势增产。自2022年起,劳力士供应量开始大增,年产量上涨20万块。原本千金难求的劳力士,稀缺性就此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二手市场的价格。虽然劳力士的价格仍然高于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但无论多么细微的价格变化在投资者眼中都意味着雪崩前兆。

  随着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变化,焦虑财富缩水的高净值人群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与风险较大的奢侈品相比,他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黄金、国债这样的避险资产。同样的三十万,之前可以用来买表当做船票储备,但现在可能会拆分成多元的结构化投资组合,来保障资产稳步增长。《2024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显示,黄金成为最受高净值人群青睐的投资选择。同时,海外报告也表明,全球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中,股票证券和固定收益投资位居前两位。

  在有钱人的投资风向标里,劳力士的优先级不再稳居高位。他们发现曾经被笃定能抗通胀、可理财且永不下跌的劳力士,没有抵抗风险的绝对能力。对于有钱人而言,这或许只是资产配置版图上一次细微的调整,无关痛痒。但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它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市场的无常。人们似乎永远都在财富保值增值的执念里,追逐着下一个能让人安心的东西。但却无法料到:下一个跌落神坛的会是什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