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2 08:18:59 浏览::
释永信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从少林寺的光环到身陷争议的漩涡,他一直都是舆论的焦点。或许你知道他,但你是否听过另一位“女版释永信”的故事?她便是曾经的香港定慧寺住持——释智定。这个女人是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在定慧寺翻云覆雨、最终走向堕落的呢?让我们一起揭开她的往事。
1967年,史爱雯(后来更名龙恩来)出生在吉林。26岁那年,她怀揣着对大城市的梦想,带着所有积蓄来到香港,开始了她的拼搏之路。然而,现实却给了她一个沉重的打击——没有香港身份,寸步难行。为了能够立足,她很快通过相亲嫁给了一名本地货车司机岑伟荣,婚姻目的明确:拿香港身份。
但婚姻并未维持太久,刚满一年,龙恩来便以“性格不合”为由选择离婚。这段婚姻完成了它的“使命”后,她的生活并未如愿顺利。她在铜锣湾开了一家服装店,原本希望可以安定下来,却没想到,她的爱情故事变成了悲剧。恋人卷走她所有积蓄,甚至留下一堆债务人间蒸发。她只能卖掉店铺,靠打零工艰难还债。30多岁的她,内心充满了世态炎凉的痛感,决定出家寻求心灵的寄托。
35岁时,心灰意冷的龙恩来选择在香港定慧寺出家,法号“释智定”。她聪明能干,很快就在寺中脱颖而出,短短三年就从普通的尼姑升任“知客师”,负责接待重要香客。
然而,释智定线年,那时定慧寺面临拆迁,开发商开出高价收购寺地。释智定没有退缩,她带领信众高调捍卫寺庙,频繁在媒体前公开声明:“这是百年古刹,给多少钱都不能卖!”这场成功的“护寺”行动让她一战成名,声誉大涨。次年,她成为了定慧寺历史上第一位女住持。
当了住持后,释智定更加用心打造自己的“高僧大德”形象。她要求僧侣们严守戒律,而自己则雷打不动地坚持早晚课,佛诞日也亲自带领信众诵经,关心老弱病残的香客,甚至自掏腰包接济,逐渐积累了极好的口碑,定慧寺的香火越来越旺。
但谁也没想到,这张温文尔雅的面容背后,隐藏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面孔”。在释智定眼中,定慧寺早已不再是修行的净土,而是她的“私人金库”。她的赚钱手段,手法多样、层出不穷:
1. 借佛敛财:最常见的便是以“修寺庙”为名募捐。无论是重修大殿,还是重塑佛像,寺庙内部的捐款大部分都悄悄流入了她自己的腰包,真正用于寺庙的部分少得可怜。
2. 虚报僧人数骗补贴:她虚报寺中僧人的数量,年年从政府获得宗教活动补贴。
3. “佛光”高价出租:寺庙的厢房被她装修成豪华套间,高价租给信徒。每月几万港币的租金,她的“佛庙”成了信众的高价酒店。
4. 天价素菜馆:她甚至在寺庙后院偷偷开了一家高档素菜馆,菜品和普通素斋无异,但价格却高得离谱,每顿饭竟然能收上万港币。
为了掩盖这些财务操作,释智定特意做了两本账。一本是为了税务局检查用的“穷庙”账,账面显示亏空;而另一份“黑账”则记录了她真实的巨额收入,存放在她卧室的保险柜中。
然而,光靠“捞钱”显然不足以维持她的“高僧”形象,释智定还极其擅长社交手腕,尤其对那些富有的“大施主”百般讨好。她组织信众活动时,总是尽力讨好那些有钱有势的信徒,奉茶送水、讲经说法,将他们哄得心甘情愿捐款。
这些不为人知的手段使得释智定在寺庙内外积累了惊人的财富,过上了双重生活:白天她是严肃的住持,身着袈裟、手持念珠,劝人清心寡欲;但一到晚上,她却换上黑丝短裙、高跟鞋,带上假发出没夜店,完全忘却了佛门戒律。
她在香港购买了一套价值4000万港币的豪宅,雇佣了多个佣人,家里24小时开着空调。衣帽间里堆满了LV、爱马仕等奢侈品牌包包,梳妆台上是顶级化妆品。她饲养的宠物狗,每个月的美容费用就高达7000多港币。AG真人网站
这种奢华的生活方式,让人瞠目结舌。然而,正是因为她的“奢靡”生活,2015年,释智定与她最信任的徒弟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彻底决裂。掌握了大量内幕的徒弟愤怒之下,将释智定的丑事公之于众,不仅揭露了她的金钱交易,还提供了大量证据。
警方突击搜查后,发现了令人震惊的物品:豪宅内堆满了成捆的现金、名牌包、金条、珠宝;佛堂功德箱背后隐藏的暗室里,藏着价值几千万港币的财富。而她卧室里各种假发,则成为她夜生活的铁证。更让人震惊的是,徒弟爆料称,释智定在出家后竟与两名在寺庙担任重要职务的和尚有着不正当关系。
最终,释智定因诈骗、洗钱等罪名被判刑入狱。曾经香火旺盛的定慧寺,也因丑闻而名誉扫地,信徒离散,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荣光。
这一出佛门丑剧虽然落幕,但却引发了深刻的反思:一个彻底堕落的骗子,竟能在佛门净土中横行多年,为什么信众的信仰会如此容易被利用?释智定的故事不只是个人的堕落,它折射出了在信仰、利益与人性交织的迷雾中,我们如何才能保持清醒与警觉。